常设展厅
Content start

王宫的生活

王宫里遗址展览馆由5个主题组成,游客按照参观顺序游览即可。

选择下方王宫里遗址展览馆的各展厅,可以浏览具体展示内容。

王宫的生活

③ 王宫的生活

金制品
在王宫里遗址的西北侧收集到金、玻璃、铜等王宫贵重品以及生产相关产品的原料、熔炉、熔渣、磨刀石、陶管等。经确认,这里是工坊废弃场,其周围坐落着生产王宫贵重品的工坊设施。
在王宫里遗址收集的黄金种类有制成产品前的金棒、金块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剩下的莲花珠、璎珞、链环、金珠、金板、金钉等金块。由此可推测,百济王宫工坊是集冶炼、提炼、精制于一体的专业金制品生产工坊。
放大金制品进行观察,可以看到表面研磨、锻造、铸造、接合等痕迹,由此可以推测出金制品的制作过程。
金制品
玻璃制品
通过玻璃球、玻璃片等出土的玻璃产品和用于生产玻璃制品的熔炉、送风管、铸模等工具以及玻璃生产原料石英和用于加工玻璃的磨石等,可以了解当时的玻璃生产情况。
另外,在王宫里遗址西北侧和讲堂遗址下部、第4东西石筑中间都发现了金铜制品和生产玻璃的痕迹,由此可以确定在王宫内确实进行了玻璃生产及加工作业。
玻璃熔炉的内外面粘有呈绿色、黄色、红色、黑色的玻璃质,由此可以推测在玻璃原料中添加不同染料,制成不同颜色的玻璃制品。
王宫里遗址出土的玻璃制品有厚度在1cm左右的玻璃球、玻璃瓶等容器。经成分分析,除了铅玻璃,还发现从未在益山百济遗址中发现的碱玻璃。
比较弥勒寺遗址和王宫里遗址中出土的铅玻璃,发现颜色、成分构成、成分比例、铅同位素比等全部一致,由此可推测两者是在同一工坊生产的。
王宫里遗址陶器
王宫里遗址挖掘调查过程中出土的陶器有碗、盒、有鄂陶器、碟、盖、钵、壶、大壶、灯盏、瓶、盖杯、高杯、器台、砚台、笼屉、把手付陶器、索形陶器、马桶型陶器等。
碗、盒、有鄂陶器等与在另一处百济王宫遗址扶余官北里遗址中出土的灰色陶器一样,使用胎土精制而成。这类形态陶器在弥勒寺遗址中也有几件出土,但未在附近百济古坟中发现。
在碗和碗盖的边缘部可以看到清晰的阴刻线,这是在陶器成型过程中标记碗和盖子为一套的标识。这样的陶器仅在与署童或武王有关的益山地区署童故居、益山双陵、信洞里遗址中发现。
出土的几件或几片盖杯、高杯、器台、砚台、索形陶器等应该是与相关记录或特别仪式有关的陶器。陶制兽脚为大型陶器的腿部,应该与仪式或仪礼有关。
马桶型陶器是从两侧挤压钵的扶手部分,缩小器身宽度制成的。
王宫里遗址出土的陶器可以通过比较胎土或制作技术,同周边寺院遗址或古坟遗址出土的文物加以区分。另外,部分未见于其他遗址中的陶器种类,有助于加深对百济王宫的理解。
王宫里遗址陶器
庭园遗址
王宫里遗址中的庭园与后苑是国王休息和举行祭礼的地方,除去工坊设施,占北侧百济王宫的一半左右。
经调查,百济王宫的庭园遗址由偏向东西石筑4东侧的庭园中心、水槽设施、排水设施、集水设施、步道、亭子等构成。 庭园的中心立有奇岩怪石,前方以‘凵’形铺设了长台石,内部则为调节水流,铺设了河卵石。 百济王宫庭园不同于百济传统庭园,用奇岩怪石营造缩境视觉效果,并在其正面设池塘,形成了全新的庭园风貌。 庭园中心西北侧用板石和灰绿粘土建成东西长47.4m、南北宽2.96m的大型水槽,用于供应庭园用水。 另外,经确认庭园东侧为步行设施和亭子建筑遗址,东南侧为收集庭园流水的集水设施。 在庭园中心北侧和后苑发现了U字形水路和曲水路、由东西4间和南北4间组成的楼阁建筑遗址。
U字形水路始于庭园中心的东北侧山丘斜面,沿着东侧宫墙一直北上至北门前,在北门前回旋后,沿着山丘西侧斜面南下,形成了U字形的水路。 U字形水路是对山丘斜面以倒立梯形进行挖掘后,堆积四方石、粗石、自然石建造而成的。 另外,还发现了在水路内侧填埋造景石或自然石,地面则铺设鹅卵石和河卵石的地方。由此可以推测,U字形水路也是庭园的组成部分 。 据推测,U字形水路是为了向王宫内部和庭园周边设施供应水而建造,具有集水、排水、造景等功能。
曲水路是对生土层,即红色黏土层平面以V字、U字、倒立梯形的形状进行挖掘建造,由于其形态蜿蜒曲折,故被誉为曲水路。 经确认,曲水路总长685.3m,由位于U字形水路西侧左右两侧由北向南方向的2条水路和连接这两条水路的1条水路以及后苑南侧东西方向水路组成。 曲水路的地面凹凸不平,倾斜面方向也不一致,因此曲水路的水流应该是由坝高以及堤坝数量决定的。 在挖掘调查过程中发现,曲水路是拆毁U字形水路后建成,筑造时期比U字形水路晚一些。 曲水路的用途多为储水和给水、分散水流,但根据其落差大、高低不一的曲水路相连等特点,应该还有其他用途。 在U字形水路中心发现正面4间、侧面4间的方形础石建筑遗址(建筑遗址36),在这一建筑遗址西侧则发现由南北方向7个圆形础石组成的回廊形状建筑遗址。 方形础石建筑遗址的中心轴与北门遗址中心轴一致,位于百济王宫海拔最高的40m处后苑中心附近,建筑周边由回廊围绕,比一般建筑规格较高,应为举行宴会或祭礼的楼阁建筑。
工坊遗址
在遗址的西北侧出土大量玻璃和金、铜等金属相关的熔炉、炉渣、磨刀石、墙体碎片、石材等,还发现工坊废弃遗址、烧土区、烧土废弃遗址,应为供应王宫贵重品的工坊遗址。
百济卫生间文化
卫生间遗址是在2003年调查发现的。 卫生间东西长10.8m、南北宽1.7~1.8m,内有深3.4m的大坑,并用木柱划分空间,是可供多人使用的公共卫生间。 在卫生间遗址挖到坑深中间位置时,收集到栗子皮、香瓜籽、大豆等,因此一度认为是储藏仓库遗址。 继续向下挖的过程中,一股恶臭开始向上飘散。收集部分泥土用显微镜观察,发现有蛔虫卵、鞭虫卵、华枝睾吸虫卵等寄生虫卵。 另外,在地面收集到用途类似于现代社会手纸的6根木棒,再次证明此处不是储藏仓库,而是卫生间遗址。 虽然发现位于百济王宫西北侧的卫生间遗址,但国王和王室成员不可能到这么远的地方如厕。 在卫生间遗址北侧的东西石筑排水渠收集到2件马桶型陶器(尿壶),由此可以推测国王或王室成员应该是在王宫内使用移动式马桶,即马桶型陶器(尿壶)如厕,然后由官奴将尿便扔到此处卫生间遗址。 出土的马桶型陶器应该就是在这一过程中被埋在东西石筑排水渠中。 在百济王宫发现的3处卫生间遗址都与排水渠相连,当时卫生间的排泄物达到坑深三分之二左右,应该就会通过排水渠排到西侧宫墙外,这与古代日本卫生间也有类似之处。 百济王宫的卫生间遗址是国内发现最早的处理排泄物的卫生间。
百济卫生间文化
Copyright 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