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
王宫里遗址展览馆致力于宣传和保存百济历史遗址区的价值。

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增进人类发展为宗旨,为促进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创立了联合国专门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2016年为准,有195个正式会员国和9个准会员国加入教科文组织,1954年成立了教科文组织韩国委员会。教科文组织的主要工作是指定国际协定、举行国际会议、发行资料、定期汇报世界遗产现况、进行应急监控、运营世界遗产基金等。

世界遗产是指根据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遗产。 作为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各国世界遗产,其种类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遗产四类。
百济历史遗址区
百济历史遗址区是与百济王都有着密切联系的考古遗址遗产。 百济历史遗址区位于大韩民国中西部,由王城、寺院遗址、王陵以及外城等组成,代表百济后期文化发展最鼎盛阶段的文明。
- 雄镇时代与王都相关的公州遗址
- 公山城市在锦江江畔筑造的王城
- 雄镇时代百济王陵宋山里古坟群 (包括武宁王陵)
- MORE
- 泗沘时代与王都相关的扶余遗址
- 泗沘时代王宫遗址官北里遗址和扶苏山城
- 展现古代东亚平地佛寺建筑正统的定林寺址
- 泗沘时代百济王陵群陵山里古坟群
- 古代东亚都城典范罗城
- MORE
- 泗沘时代与复都相关的益山遗址
- 展现古代东亚王宫结构典范的王宫里遗址
- 东亚规模最大的寺院遗址弥勒寺址
- 王宫里遗址 MORE 弥勒寺址 MORE
世界遗产登记信息
世界遗产名 | 百济历史遗址区(Baekje Historic Areas) |
---|---|
国家 | 大韩民国 |
位置 | 忠清南道公州市、扶余郡、全罗北道益山市 |
登记年份 | 2015年7月8日 |
登记标准 |
依据(ii) 百济历史遗址区的考古遗址和建筑是印证韩国与中国以及日本古代王国开展交流,完成的百济建筑技术以及传播佛教的证据。 依据(iii) 在百济历史遗址区发现的王都选址、佛教寺院和古坟、建筑学特征和石塔等是展现百济王国独特的文化、宗教、艺术的有力证据。 |
摘要介绍 | 位于大韩民国中西部山地且分布在3个城市的百济古王都遗址,代表着百济王国与周边地区开展频繁交流,达到文化发展鼎盛期的风貌。 百济于公元前18年建国,公元660年灭亡,拥有700年建国史,是三国时期在韩半岛建立的古代王国。 百济历史遗址区分布在公州市、扶余郡、益山市三个地区,由8处考古遗址组成。 8处考古遗址分别为与公州熊津城有关的公山城与宋山里古坟群、与扶余泗沘城有关的官北里遗址、扶苏山城、定林寺址、陵山里古坟群、扶余罗城以及泗沘时代百济第二个都城益山地区王宮里遗址、弥勒寺址,展现了475年~660年期间的百济王国历史。 通过百济历史遗址,不仅可以了解百济在采纳中国的城市规划原则、建筑技术、艺术及宗教后,对其进行了百济本地化的发展历程,而且还印证了百济文化传播至日本及东亚地区的事实。 |